编者按:运河贯南北,文脉承古今。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的大运河,绵延近公里,流淌多年,串起数十座城。
今年正值大运河申遗成功七周年,由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打造“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以“古运新说”为主旨,从杭州出发,过扬州、访苏州、抵北京,探寻沿线城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讲述水乡之畔的时代故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天津篇
天津——大运河载来的城市
图为《古运回望图》天津段采风资料图
“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隋唐时期被称为“三会海口”,宋代此地被称为“尼姑海口”。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元朝统一南北之后,定首都在大都城,将经济重心南方的各种物产调到政治重心北方的大都,兼行海运和河运,都必须在直沽转运或接运经白河(今北运河)达通州。这里樯连帆叠,舳舻蔽水,加上附近又开辟盐池制盐,为朝廷重点管理区域,元延祐三年(年)于此设置海津镇。
到了明代,朱棣夺得皇位后将首都迁到北京,天津的地位因为漕运重要起来。年,朱棣在三岔河口筑城墙,设立天津卫,运河南北全线疏浚通航,朝廷决定停止海运,把运河作为漕运的主要渠道,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散。
那个时候的天津,大运河上粮艘商舶,鱼贯而进,几无虚日,成为沟通京师与江南的经济政治重地,豪商巨贾、显贵达人与码头夫役、文学艺人等云集。
图为《古运回望图》天津段采风资料图
京杭大运河天津段南起静海九宣闸,北至武清木厂闸,由南运河段和北运河段组成。流经静海、西青、南开、红桥、河北、北辰、武清七个区。京杭大运河天津段总长约.5公里,包括北运河和南运河两个区段,在三岔河口与海河相连通,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遗产为北、南运河三岔河口段,全长约71公里。
大运河天津段历史上留下众多不可移动的实物遗产,馆藏文物及历史文物,运河沿岸有武清郊野公园、北运河休闲驿站、三岔河口等旅游景区。其中最著名的是建在三岔河口永乐桥上的“天津之眼”摩天轮,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桥梁上的摩天轮。
先有三岔河口后有天津卫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天津篇“三岔河口”
天津是因运河而兴,因漕运而繁荣起来的历史古城。它总揽河运和漕运,运输业、农渔业、工商业和制盐业都十分发达,其形成离不开一个地方——三岔河口,所谓的三岔河口,就是海河、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的交汇处,三岔河口是天津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被誉为“天津摇篮”,人们俗称“先有三岔河口,后有天津卫”,因为古代都是走水路沿河迁移、定居,在隋炀帝开凿运河以后,天津逐渐吸引了大量移民来此聚居,漕运枢纽让以三岔河口为中心的天津成为了商贸重镇。“三岔口停船口,南北运河海河口;货船拉着盐粮来,货船拉着金银走;九河下梢天津卫,风水都在船上头。”这句民谚真实地记录了三岔河口的繁忙景象。
图为新时代运河天津段三岔河口资料图
随着三岔河口地区改造开发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世界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永乐桥摩天轮的建成营运,三岔河口再次成为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