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旅游 >> 天津旅游发展 >> 正文 >> 正文

美景应运而生循河饯春迎夏

来源:天津旅游 时间:2023/5/9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多年,作为沟通中国南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纽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厚重文化。

近年来,大运河喜报频传。年6月,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年6月,京杭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河道全线旅游通航,游客可乘船饱览大运河北京段全线风光;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展现了唐、宋、元、明、清历代河道变化和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同年8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印发,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如火如荼。近日,京杭大运河年全线贯通补水启动,向黄河以北河段补水,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指日可待……

“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最是篷窗心惬处,雨晴绿野出耕人。”这是清代乾隆皇帝所作《登舟》。时值春夏之交,麦苗夹岸,柳叶笼荫,这位素好游赏的帝王不知第几次登上龙舟,循着大运河的滚滚波涛,去追寻李杜风采、千秋精神。两百多年过去,不觉又是春末夏初时节,风和日暖,“五一”将至,让我们跟随乾隆的脚步,从北京胡同里的运河遗迹出发,一路顺流而下,经天津、历沧州,下扬州、入姑苏,访杭城、游会稽,水陆并进,寻古探幽,饯春迎夏。

胡同里的运河

文邓敏敏

北京有一条玉河,属于京杭大运河—通惠河的城内河道,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年),曾作为大运河千里漕运的最后一段在胡同中蜿蜒,也被人们称为“胡同里的运河”。

东城区的玉河故道,起于地安门外万宁桥澄清上闸东侧,沿途经帽儿胡同南侧、东不压桥胡同西侧、北河胡同,沿东皇城根一线至正义路南口,复沿崇文门东、西河沿一线,出东便门与朝阳区故道衔接,全长近8公里。

其中,经考古发掘的玉河故道遗址全长1.1公里,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自澄清上闸东侧至东不压桥,南区自东板桥街北口至北河胡同东口。我们工作的地方就在玉河故道遗址南区附近,平时午饭后,最喜欢去这里散步。刚开始只是觉得这条路又美又奇特,对于一路上的各种标牌视若无睹,直到有一天看够了风景,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