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作为全省开发区的龙头,南昌高新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一马当先,勇往直前。
园区总收入在全省开发区中率先突破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亿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成为全省首个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的开发区;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年公布的“全国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首次跨进“3”字头,名列第38位,实现“五连升”;
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年度“中国产业园区竞争力强”排行榜中名列第28位;
在年全省个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核评价中位列第一;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南昌高新区沐浴着改革春风,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昂首阔步,朝气蓬勃。自年建区特别是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从城东19.5平方公里的贫瘠之地到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产城融合的生态科技新城,“三区一城”建设达到新高度,逐步实现了“产业、生态、科技、城市、人文”融合发展,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阔步前行的步伐迈得铿锵有力。《南昌日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刊稿件《铿锵有力阔步行奋楫扬帆再出发》聚焦南昌高新区迈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快车道。
主导产业集聚筑起发展新高地
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是关键。
近年来,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紧跟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全力实施“一核两重”产业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强攻产业、决战工业”不动摇,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航空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高新区聚焦四大主导产业,突出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努力打造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出“多”“快”“全”“好”“高”五大特点。
项目落户“多”,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创新“重资本、轻资产”招商模式。去年以来,引进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个,投资总额达亿元。投资见效“快”,牢牢把握移动智能终端产业从沿海向内陆转移的机遇,引进了8家整机企业和40多家配套企业,90%以上的手机零部件可在园区实现配套,迅速形成了全国重要的手机生产基地之一。产业链条全,LED产业形成了从设备、材料、芯片、封装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移动智能终端产业从主要从事生产零部件一举跨越到“整机到产业配套”的全产业链覆盖阶段。发展质量好,高新区以亩产论英雄,当前,已投产企业亩均投资强度为0万元,亩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亩均税收70万元。市场占有率高,高新区许多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如欧菲光的生物识别模组、摄像头模组和触摸屏出货量均为全球第一;联创电子的运动广角镜头全球市场占有率70%等。
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区已形成以电子信息、航空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2+2”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体系,实现“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壮大。大国重器中微半导体MOCVD设备项目落户,打通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ED产业链最后一环,自此,高新区LED产业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具有原创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区之一。
占地50平方公里的南昌航空城建成,仅用7个月建成的瑶湖机场正式运营;C大飞机在瑶湖机场成功转场试飞,南昌航空城成为中国商飞大飞机重要的试飞基地;全国唯一一家省局共建的适航审定中心在高新区运营;中国商飞ARJ21飞机完工交付中心项目签约,与洪都整机配套的7个军民融合企业落户……高新区航空产业“好戏连台”,初步形成设计、研发、制造、测试、运营、配套为一体的航空产业链,国内重要的航空研发制造中心基本成型。目前,南昌航空城已落户项目33个,航空产业集聚效应加速凸显,产业竞争力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力争年航空产业产值达亿元。
作为全国第二家“国家医药国际创新园”,高新区中成药产业被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聚集了江中药业、济民可信、中科九峰、尚华医药等为龙头的一批企业,已形成拥有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医疗保健品、生物制品等多个细分产业,涵盖从研发、制造到配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新材料产业依托江铜产业园、江钨浩运及百利精密刀具、方大新材料和泓泰集团等龙头企业,形成铜资源、钨产品、铝资源深加工产业链。
当前,高新区正按照“集中、集聚、集约、集成、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全市“一区多园”高质量发展先行样板,即: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航空航天产业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园、大数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鲤鱼洲科技创新城、南昌高新区进贤产业园。
创新资源集聚发展活力迸发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南昌高新区姓“科”名“高”,自建区以来,不忘初心,始终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今天的高新区,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9%,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双双突破万件……经过多年的探索,高新区实现了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一个个新的突破,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新经验”,已然成为全省科技创新集聚高地。
晶能光电自主研发的“硅衬底高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开辟了全球第三条蓝光LED技术路线;中微半导体公司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OCVD设备,打破了国际垄断,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超70%;诺思公司射频滤波芯片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填补了国内空白;贝谷公司“面向铀矿与环境的辐射探测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个个领先技术,勾勒出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产业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经济发展迸发出更新更强的活力。
新技术、新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资源配置,更离不开充满活力的创新载体。为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发展水平,高新区打造了一大批国家、省、市各类产学研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让人才在这里发挥自己的天赋,放飞自己的梦想。同时,完善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形成了“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金融支持+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一条龙服务,推动科技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中科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落户高新区,中山大学与高新区共同建设研究院,天津大学MEMS研究院、北航研究院江西分院等院校成功落户,去年新引进和培育的科研平台达16家,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到家,培育国家、省、市各类创新载体29家,一大批高精尖科研项目遍地开花,为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引擎”。
今年4月2日,省发改委发布全省开发区年度争先创优综合考评榜单,在全省个开发区中,南昌高新区综合考评排名第一,科技创新全省第一。这正是南昌高新区聚力创新的一个铿锵足音。
目前,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3个、各类技术中心多个;有项成果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9个、三等奖1个。在南昌“城东之星”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新的种子在快速生长,在战略型新兴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高新区笃定前行。
今年,高新区将继续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建研究院或组建创新研发联盟,加快推进天津大学MEMS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昌产业研究院、中科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北航江西研究院、江西省科学院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等项目,力争引进以中草药资源与大健康为核心的大科学装置项目落户。
生态宜居宜业产城融合发展
产业因城而强,城市以产而兴。
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是高新区保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高新区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业园区的规划理念,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确立了产业、科技、生态、城市、人文融合发展之路,精心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园,大力引进了一批名医名校,高标准建设了一批文化配套设施,从重产业轻配套的“产业独岛”变身为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
每到周末,不少南昌市民就自驾车带着家人,过艾溪湖大桥,沿昌东大道来到艾溪湖湿地公园。蜿蜒于水面上的木桥、层层叠叠的竹林,乃至被游人惊起的水鸟,都引人驻足观赏。
高新区北临赣江,西接青山湖,内有4平方公里水域的艾溪湖、外有20平方公里水域的瑶湖。依托丰富的湖泊资源,该区高标准推进生态建设,舍弃黄金建设用地收益,建设了亩艾溪湖湿地公园,打造了15公里长的全省第一条示范性样板绿道——环艾溪湖绿道;围绕20平方公里水面的瑶湖,高起点建设了18平方公里的瑶湖郊野森林公园,被市民誉为南昌的“马尔代夫”;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投资1.5亿元打造的南塘湖创新公园,为周边的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及人才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成为南昌市具有创新特色的海绵城市示范点。
如今放眼高新区,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城湖相映,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为了体现“燕双飞雨,春风拂柳,满城风光翠”的景象,高新区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按照“米见绿、米见园”的要求,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移步闻香”的10分钟绿色休闲圈。不断加大对主次干道园林景观和“荒改绿”地段的提升改造,着力打造“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浓度”错落有致、景观优美的绿色廊道,使“碧水、蓝天、净土”成为高新区的“标配”。
新城建设呈现“新面貌”。大力布局完善现代交通网络,高新大道、紫阳大道、昌东大道、天祥大道、富大有路等区内重点主干道已与中心城区主干路网无缝衔接,也与周边城际高速公路出入口完美连通,瑶北互通立交和麻丘互通立交的建成,缓减了城市客运、货运交通快速出城的压力。据统计,高新区建区以来共完成市政道路建设公里。
智慧高新,城市管理“耳聪目明”。高新区着力打造全新智慧城市模式,高标准建设了智慧大厦指挥中心,建设了10个精品智慧平安小区,建成了两级综治“三网”和三级综治中心,推进了社区网格化建设。除了智慧安防系统,高新区还铺设了66平方公里的智慧管网,对城市雨污水管网进行预警、监测,平安高新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座产业新城的崛起,还要不断完善城乡民生配套。高新区每年实施“十大民生工程”,随着南昌二中、三中、二十八中、南师附小等高新分校建成,新增学位个,义务教育走上了均衡化、优质化、公平化发展之路。医院、江西中医院等医疗机构,打造了11个公有产权的村级卫计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率先试点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为全省医疗改革的样板,让广大群众共享了高新区的发展成果。
如今,高新区的城市功能和品质日新月异,城区颜值不断提升,园区竞争力显著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探索现代文化体系打造“文化高新”名片
文化兴,则产业兴;文化强,则经济强。发展文化事业,是增强高新区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24小时自助智慧书屋、多功能公共阅读空间免费开放、举办首届“瑶湖艺术节”和“瑶湖读书节”……围绕“产业大发展,文化大繁荣”工作目标,高新区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打造“十分钟文化圈”。
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基层,提升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近年来,高新区以瑶湖、艾溪湖为中心辐射,投资万元,高标准建设了瑶湖书房、艾溪湖美书馆,引进了三一书店、新华书店,并多点布局了一批社区24小时自助智慧书屋,市民可免费借阅,打造全民流动“知识场”。
在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高新区还举办了瑶湖艺术节、瑶湖读书节、作家分享会、大师摄影展以及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演出进社区等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供给均等化,打通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去年高新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余场次,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
“瑶湖读书节”特邀嘉宾,《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作者、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黎隆武接受采访时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高新区的发展大有裨益,‘瑶湖读书节’打造的文化传承纽带,将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很好地结合并带动了起来。”
和配音名家晏积瑄搭档演绎经典文学《红楼梦》、听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讲述当代企业的变革以及自身的写作历程、《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蒙曼讲述《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修养》、和南昌籍艺人喻恩泰来一场“你问我答”故事分享会……一场接一场的文化活动,一个个大咖、名家纷至沓来,让生活在高新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
为最大限度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除了依托政府自身的力量外,高新区还积极探索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投资”的公共文化发展格局。如瑶湖书房采取招标模式,引进公共阅读空间专业运营公司,24小时智慧书房引进了文化服务商“黄金屋”。同时,重视优秀的文化设计机构的加盟,引进阅读生活品牌运营商美成艺文,拟打造全国首家社群实体空间,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聚力。
目前,高新区基本形成了“一圈(十分钟文化圈)、两节(瑶湖艺术节、瑶湖读书节)、三馆(瑶湖书房、艾溪湖美书馆、玫瑰城图书馆)、多点(三一书店、新华书店、社区24小时智慧书屋)”的文化活动主题及平台布局,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同时,进一步丰富服务形式,拓宽服务广度,提升服务能力,尽快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打造一张极具特色的“文化高新”名片。
今后,高新区还将探索“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之路,利用高新区天然的生态优势,规划打造一批具有高新特色的旅游景点,将一流的生态环境、鲜明的产业特色、精美的终端产品有机融合,按照展示馆—工厂—公园—绿道—高新产品体验超市的打造路径,充分展现高新区产业、科技、生态、城市、人文“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之美。
来源:《南昌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