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旅游 >> 天津旅游前景 >> 正文 >> 正文

走进园区丨扬州聚双创示范之势建新兴科

来源:天津旅游 时间:2023/6/12

扬州:

聚“双创示范”之势

建新兴科创名城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商胡离别下扬州”“十里长街市井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自古经济发达、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故有“扬一益二”之美誉。扬州,长江与京杭运河在此交汇,赋予了这座城市创新、开放、包容的气质,也成就了古城在历史长河中三度“雄富冠天下”。

数扬州辉煌,还看今朝。年5月,扬州获批“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扬州沐浴“双创示范春雨”,勇领风气之先,谋划发展之计,奋起千钧之蹄,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要求,持续深化“双创示范”建设,全面健全创业创新生态体系,激发激活创业创新主体活力,提升“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充满活力的新兴科创名城。

经过三年“双创”历练,扬州城市气质正悄然发生变化:双创氛围越来越浓,一座座科创综合体拔地而起,一条条创业街陆续开张,一个个创业典型相继涌现,大众创业在扬州蔚然成风,万众创新在古城书写精彩,形成百花齐放、全域创业创新的大好局面。

数据显示,三年“双创示范”期内,扬州全面、高质量完成“双创”示范的各项指标,其中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4.24%、就业人数增长43.09%、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8%、获得授权专利数累计增长.2%。年,财政部发文对第二批全国小微企业示范城市绩效评价排名前7的城市给予专项资金奖励。其中,扬州荣获全国第一名。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

“双创示范”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扬州在示范期满后,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将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作为争创第四次辉煌的主航道,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向着建设“人们心中向往的城市”“满足世界人民向往”的目标前行,继续在新一轮创业创新城市建设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获得感满满

“一天不到,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太便捷了。”扬州小银星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毅办理手续、创立公司时说。他很幸运地成为扬州市第50万户市场主体法人。

同样,扬州荣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荣华对扬州市营商环境也有很深的感触。“有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对创业更有信心!”当黄荣华决定开办一家公司时,审批服务之高效,令他大吃一惊。“半天就办完了工商登记、公章刻制等手续,一天半就完成了企业开办包括银行开户、涉税事项全部流程。”

众多创业者纷纷点赞扬州办事效率和营商环境时,也点燃了扬州创业热情。“双创示范”期内,扬州市市场主体增长迅速,小微企业总量从年年底的12.47万户增至年年底的20.19万户,增幅达61.9%。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双创示范’首先就是要服务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充分释放企业的发展活力。”扬州市双创办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财政局局长朱柏兴说,借“全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城市”建设的契机,这几年,扬州企业发展环境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

“双创示范”期间,扬州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策集成、机制创新”的工作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简政放权“减法”换来双创动力“加法”,有效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享有更多获得感。

为优化营商环境,扬州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抓铁留痕、踏石有印,深化改革降门槛,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项、下放项,有效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三十证合一”“证照联办”登记制度,破解小微企业筹资难、租房难、开业难、跑腿难、起名难、填表难、退出难“七难”问题。此外,扎实抓好“”(3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登记、50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改革,营业执照登记环节半天内完成,企业开办全流程用时2.25天,均列江苏省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扬州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税收.07亿元,户均减幅达11.15万元,为市场主体减负,让企业轻装上阵。

“现在,企业和群众来办事‘最多跑一次’。”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胡春风说,为下好“放管服”改革“先手棋”,线下,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有“集成服务窗口”,申请人可以就近办理;线上,“多证合一”改革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等商事制度前期改革成果凸显,一网通办、信息共享,“两条腿走路”实现“登记方式任你选,开办企业三日内办结成常态”的目标。

双创不止步,改革不停歇。双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部门,只有整合好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办事效率,才能真正为小微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

为此,扬州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改革创新,在全国探索首创设立“财政牵头,‘一处八部’集中办公”的推进模式,即在双创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秘书处、宣传部、督查部、统计监测部、载体空间部、公共服务部、融资支持部、税费减免部、政策资金部九大部门。扬州市上下共下“一盘棋”,牵住“牛鼻子”,有效破解“多头管理”等问题,很好地凝聚起各部门力量,发挥各部门专业骨干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推动双创工作蓬勃发展。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扬州围绕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坚持最服务、最便利的理念,线上与线下“双向发力”,构建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双创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破难题、增信心、添动能。

据了解,“线上”重点打造“1+N”公共服务平台,“1”即扬州市小微企业公共服务网,“N”即设立融资、科技、人力资源、法律维权、检验检测等多个服务子平台,创新采用“互联网+公共服务”模式,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政策不会用、服务找不到,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痛点。目前,“1+N”公共服务平台已集成13个政府部门52项服务和多家服务机构、多个服务产品,注册用户2.5万户,日最高点击量超过1万次。“线下”重点建设市县乡三级服务中心,按照场所固定化、人员专职化、管理健全化、服务常态化的“四化”标准,建成覆盖全市域的三级服务体系,零距离服务小微企业。三级服务中心每年平均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多场、涉及企业超3万家(次)。

服务超市、政策查询、我要培训、我要优惠券、我要租房、我要贷款、审批服务……“1+N”公共服务平台汇总扬州市小微企业的政策“干货”、服务信息,打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一次登录便能全网通达,满足企业所需。“注册成为网站的会员,相当于为企业再建了10多个强大的后台服务部门。”扬州永泰机电负责人这样总结该公共服务平台网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金融活水充分涌动双创动力十足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兴则经济兴。

无论是创业者创业,还是企业创新发展,最大的“拦路虎”往往就是资金缺乏。“双创示范”期间,扬州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不断探索和完善科技金融发展新模式,创新一系列金融服务产品,引金融活水浇灌小微企业之花,让双创之花越开越艳。

“我们能在扬州成功创业并迅速发展,离不开扬州市财政天使基金的支持。”回忆创业历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哈工博视科技创始人沈浩这样感慨。年,沈浩携技术回乡创业时,启动资金是最先遇到的大难题。幸运的是,受益于扬州双创政策,沈浩成功获得20万元天使梦想基金和万元天使人才基金支持。“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更重要的是,让企业有了发展的信心与底气。”他说。

像沈浩一样能够获得金融扶持,创业路越走越宽的创业者在扬州这片热土还有很多。“你有梦想、我有政策;你要创业、我给资金。”这是年,扬州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时作出的庄严承诺。

扬州市不断放大双创资金撬动作用,提升双创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持续提供“源头活水”。“双创示范”期内,中央双创资金到位率和执行率均为%,地方配套财政资金96.77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7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放大90多倍。在此基础上,扬州市对照上级规范和要求,出台系列资金管理办法和细则,做到双创资金区域管理、项目管理、环节管理全覆盖,既保证资金使用的到位率、执行率,也提升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实效性。同时,针对以往资金使用分散、政策传递距离长等突出问题,加大资金扶持政策的整合力度,出台扬州“双创30条”“融资支持35条”“科技28条”“知识产权13条”“返乡创业10条”等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有效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同时,扬州通过改革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不断拓宽创业的融资渠道,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为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立体式的“活水之源”,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速度。推进财政资金“拨改投”,构建“1+6+N”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即:设立天使人才基金,整合成立汽车、机械、建筑、旅游、食品、软件和互联网等6只产业母基金,设立N只市场化专业子基金。目前,已与上汽资本、东方富海等国内外知名基金管理公司开展合作,累计投资项目个,培育了亚威、扬杰、传艺、晨化等一批本土上市企业。建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有效解决了银行机构面对小微企业不敢贷、不想贷的问题。到年年末,市级贷款风险资金池余额9.4亿元,当年撬动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亿元,服务小微企业1.2万家。

如何进一步畅通“金融活水”,“滋润”小微企业?扬州市积极畅通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在重点构建“债权融资体系”“股权融资体系”“综合金融服务征信平台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设立4亿元应急专项资金,为家民营企业转贷笔应急资金,转贷金额80亿元;设立万元扬州市天使梦想基金,为早期创业项目提供无风险、免担保资助,自年4月设立以来共资助家企业,总金额达到万元。

同时,扬州市搭建政税银大数据平台。该平台集成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的企业大数据,为小微企业“征信画像”,实现“一点即贷”“不见面授信”。据悉,让企业多走“网络”,少跑“马路”,这是扬州政税银平台设立的初衷。只要动动鼠标,企业可像“网购”一样申请贷款。

“不要抵押、不要担保,仅凭税务系统的纳税记录就可以贷款,才两天,贷款就到账了。并且,贷款利率还低,这个产品真是我们小微企业的福音!”拿到万元贷款的江苏凯成管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凯对江都农商行刚刚推出的“龙川e贷”热情称赞!

“近两年,国家电网有很多改造升级项目,我们是从事热镀锌加工的企业,未来两年业务会有大幅提升,因此我们企业想要扩大产能,但资金有缺口。”陆凯说,虽然企业目前在银行没有贷款,但在普通银行融资成本较高,“后来我们通过政税银平台与江都农商行取得联系,在得知企业的具体情况后,江都农商行与我们积极对接‘龙川e贷’产品,真正实现动动鼠标即可获得‘一站式’服务。”

“扬州政税银平台能为小微企业提供快速融资功能。此外,我们还设定,企业一旦发布融资需求,只有前3家响应的银行可以与企业接洽,这样一来,企业反而成了‘香饽饽’,同时由于3家银行是竞争关系,势必要降低利率来获得企业青睐,在这样的机制下,企业融资需求不仅能得到快速响应,而且可以获得最优惠的贷款利率。”扬州政税银平台运营负责人庄俊彦说。

数据显示,自年4月正式上线以来,截至年6月30日,该政税银平台累计注册企业家,累计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笔,融资总额达30.82亿元,为扬州小微企业的快速成长壮大配备了充足的“粮草弹药”。

群贤毕至打造人才荟萃高地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扬州建设新兴科创名城的强有力支撑。

年8月31日,“江都杯”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创业大赛上海赛区路演项目在上海落幕。县市联动“走出去”,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展示浓郁的双创氛围、送上贴心的人才政策,吸引了一批高层次创业人才和科技型企业聚焦扬州。

“上海赛区吸引多个项目报名,筛选出15个路演项目来自四新产业领域,创业团队都是高层次人才。”扬州江都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最终决赛获胜的佼佼者,可以获得相应的天使投资。落地江都的创业项目,还将优先享受政府提供的政策扶持、资本对接、资源对接等一揽子配套服务。

这一系列“人才福利”,均来自扬州搭建起的“2+N”人才政策体系。近年来,扬州坚持“兴城先兴人”战略,不断完善更专业、更精准、更温情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制定实施人才细则近30项,构建着力构建“2+N”人才政策体系,让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用得好,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和“高性价比”“强吸引力”的创业创新高地。

据了解,“2+N”人才政策体系中,“2”,即为扬州《“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政策20条》;“N”,就是将《人才政策20条》分解成67个政策点,完善出台29个实施细则,涉及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载体平台、金融支持、服务保障、荣誉奖励等等各个方面。

在扬州创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罗红宇,就是该政策受益者之一。

“我在扬州创业已有两年,这里创业环境好、科创氛围浓。如果顺利的话,年有望实现上市目标。”年6月,罗红宇带着“工业汇”项目来扬州创业。“刚到扬州,邗江区科技局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临时办公场所,并给予3年免房租的承诺。后来,又单独拿出近平方米的用房,让我们打造‘制汇互联’扬州创新中心。在资金方面,先后帮助我们申报了创新券、服务券、两个科技专项以及‘绿扬金凤计划’,累计获得资金支持万元。”

与罗红宇一样,在扬州实现创业梦的人才还有很多。他们纷纷表示,在扬州创业是一个正确选择。这里用平台吸引人、环境打动人、服务温暖人,解决了创新创业者的事业和生活的后顾之忧。

如何进一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提供澎湃动能?“年,扬州市人才投入10亿元,初步建立人才经费投入的优先保障机制。”扬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说,在用好1亿元天使(人才)专项资金、万元天使梦想基金的同时,扬州市共资助企业引进人才培养补贴人共计.5万元,资助名人才租房、安家费补贴近共计万元,向名高层次人才发放“绿扬英才卡”,为在扬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就诊绿色通道、免费游览公园、免费乘坐公交等公共便捷服务。

“真正的人才,最看重的是成长的舞台、发展的空间。”扬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扬州鼓励各类就业创业平台建设,为人才打造没有后顾之忧的创业就业环境,全面优化人才服务的“生态圈”。为此,扬州鼓励自主培养顶尖人才,对扬州市单位自主申报入选高层次人才给予万元、50万元奖励并配套等额工作经费,并对培养单位进行奖励。同时,提挡升级“绿扬金凤计划”,每年重点引进和资助创新创业团队3个左右、领军人才名左右、优秀博士名左右,给予最高0万元创新创业资金资助。

为越来越多的创业创新人才选择到扬州施展才华,近年来,扬州持续投入巨资,整合各类资源优势,打造“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不断增强人才黏性,营造服务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的发展环境。从人才最关心的住房问题入手,扬州各县(市、区)、功能区全面开展人才公寓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为人才在扬州安居乐业提供良好居住保障,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年人才公寓达14.3万平方米。同时,扬州推行“外地招才引智+本地人才培养”双轨并行,创新模式培养一批“扬家匠”,一批批饱学、实干、创新的“扬家匠”正不断涌现。此外,扬州市还深入实施市“英才培育计划”,组建命名市级“名师工作室”,开展行业领域人才专题培训,组织开展“百名博士扬州实践行”“千名大学生看扬州”“才聚扬城”等活动,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基础性人才留在扬州创新创业。

送政策、给平台、奖荣誉、造环境……随着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措施落地,如今扬州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双创示范”期内,扬州市高层次人才每年新增-人,目前已达6.48万人。

厚植肥沃土壤双创之树“根深叶茂”

“良禽择木而栖,贤才观风听潮”。

扬州创新中心、扬州智谷、扬州软件园、扬州大学科技园、马场创业街、万方科创书院、扬州优客工场……行走在运河之都、科创名城的扬州,各类双创孵化载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成为一个个培育小微企业的“育苗场”、助力双创工作的“推动器”。

栽好“梧桐树”,引培“金凤凰”。“双创示范”期内,扬州围绕城市定位、文化资源和产业特色,统筹各方力量,务实高效推进双创平台载体建设,培植双创沃土,探索出一个具有扬州特色的创业孵化全链条。数据显示,到年年底,扬州市创业创新空间数量个,其中国家级创业创新空间21个,公共服务平台数量由42个增加到个。

一辆轿车行驶在热闹的街区,开车的爸爸问:“儿子生日,附近有什么蛋糕店?”轿车中控大屏显示出一张导航地图,回答:“这几家店不错哦!”画面转换到郊外田野。“我热了……”坐在后排的孩子说。“温度已调至二档。”中控大屏自动调温并发出提示。

这是东风日产第一款采用智能车联网系统的轿车——启辰D60在各大卫视播出的一则广告,其采用的智能车联网系统就出自扬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之手。这家坐落于扬州智谷科技产业综合体的企业,7年前只有30人、一间简陋办公室,如今已发展为拥有多名员工的软件开发公司,并携手国际半导体巨头成立“汽车电子联合创新中心”,成为业界“隐形冠军”。

像航盛科技这样的“单打冠军”在扬州智谷还有不少:“爬山虎”的地理信息、“瑞丰信息”的互联网数据服务、“舜大新能源”的绿色光电研发、“鼎集智能”的智慧社区智慧校园、“大祺自动化”的数控系统……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短短3年多时间,这个象征着科技与智慧的综合体已有家企业入驻并正常运营,实现营收44.15亿元,入库税收1.18亿元,亩均税收是制造业的10倍以上。

扬州智谷的发展轨迹,是扬州推进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的一个精彩缩影。

“将最好的地段、最优惠的政策、最周到的服务留给创业者。”扬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年来,扬州坚持“建管用”结合,围绕新兴科创名城建设,在城市黄金地段,布局建设集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人才公寓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综合体,打造“竖起来”的科技产业园。

重视程度超乎寻常,发展成效立竿见影。截至“双创示范”期末,扬州市共建成并投入使用科技产业综合体28个、面积超万平方米,引进高校院所科研平台70家,培育企业3余家,入驻各类人才4.5万人,年销售收入超亿元。

“硬件”上去了,“软件”服务也得跟得上。

为此,扬州市高度重视科技综合体的专业化管理和运营,先后引进菜根科技、清华启迪、北大创业训练营、优客工场等12家国内外知名专业运营机构、余家服务机构,将人才、技术、成果、资本等创新资源导入扬州,有效提升综合体的服务水平和运营质态。如,扬州创新中心建成后,引进菜根集团运营,已签约企业家、国际孵化器平台3家,引进各类人才余人。

同时,扬州市借助“双创示范”建设契机,坚持把创业创新的因子植入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中去,打造一批具有扬州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契合市场需求的“双创”集聚区。

据了解,依托瘦西湖景区,打造“三把刀”“文化创意”创业创新组团,建成以美食街坊为代表的“三把刀”集聚区和青年创业中心。目前,该集聚区已成为集中展示、体验和推介扬州“三把刀”文化的重要窗口。依托明清古城区,打造“老字号”创业创新街区,该街区按照“改造老街道、重振老字号、寻找老味道”思路,重点改造建设东关—国庆路老字号特色街区,通过提供房租减免、简化证照办理、品牌培育等扶持举措,吸引20多家老字号、多家企业进驻,成为来到扬州游客重要的目的地。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扬州拥有各级非遗项目个,其中世界级3个、国家级19个、省级61个),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师带徒”“非遗进课堂”等途径,吸引许多年轻人进入非遗领域创业创新。目前,该集聚区已进驻各类非遗大师、传人77人,带动就业近千人。

此外,扬州市发挥大中企业、大院大所“双创”主力军和领头羊作用,通过发布创新需求、共建共享创新平台、设立分支机构等多种途径,“以大带小”,带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培育更持久的“双创”活力。如,扬力集团凭借国内锻压机床行业龙头地位优势,发挥产业盟主作用,联合周边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整机协同研发、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系统开发,推动产业链持续创新;亚威机床建设国内首个数控成形机床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亚威智云”,为本地6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设备画像、协同制造、故障诊断、生产管理等专业服务。同时,扬州市还通过整合企业、院校、园区等资源,累计建成29个省级以上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创成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4家,助推面广量大的小企业发展壮大、做优做强。

“创新花”结出“发展果” 筑梦新兴科创名城建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扬州而言更是如此。

阿里梦想小镇,全国创业创新的标杆。然而,梦想小镇的停车方式却因为一家扬州企业而改变。在阿里梦想小镇,一项来自扬州的智慧停车项目改变了大家的停车方式,只需动动手指就能预约车位,返场找车时也只要输个车牌号码就能快速找到车辆位置,还能看到最佳取车路线。这家名为智途科技的小微企业,只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三级跳”:为高德、百度地图采集地理信息——独立承接智慧停车、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智慧城市项目在“新三板”挂牌,目前已成长为颇具名气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智途科技仅仅是这几年扬州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像智途科技这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扬州实现井喷式增长。

近年来,扬州围绕“双创示范”建设,聚力创新,实施“”创新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产业创新、企业创新、载体创新、协同创新,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具扬州城市特质的创新之路,大力建设新兴科创名城结出硕果累累,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中小企业发芽生根、茁壮成长,推动“创新花”结出经济“发展果”。“双创示范”期末(年底)与基准年(年)相比,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家增至4家,增幅达56.9%。

扬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高新技术企业数是最能反映城市创新活跃度的指标,这几年扬州高新企业数的快速增长,与扬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密不可分,折射出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创业动力正“芝麻开花节节高”。

创业创新工作永远在路上。如今扬州,要实现伟大复兴、争创第四次辉煌,唯有靠创新驱动。

为此,扬州牢固树立科创名城是千年古城重振辉煌的主航道、兴城先兴人是千年古城重振辉煌的主动能的意识,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发展重大科创项目为第一主航道,构建科创研发链、成果转化链、产业链,打造超大规模的新兴产业体系,先后引进中国航空集团所属三大板块、沈飞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扬州中航工业机载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扬州中航研究院航空信息数据集成应用基地,打造扬州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并把科技产业综合体作为“竖起来的科技园区”,把实验室建设作为“命根子”工程,聚力打造双创升级版,为创业创新者营造最为优越的发展环境。继续发力不松劲,营造更加浓烈的爱创业、会创新、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不断将双创工作引向纵深落实政策不动摇,保持各项双创扶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更多地采取市场化方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聚焦载体不放松,巩固提升各类“双创”平台载体承载能力,引进专业机构,优化公共服务,为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紧扣“双创示范”不停步,结合扬州实际,探索培育更多更好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经验做法,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沿着新兴科创名城这个主航道,如今扬州阔步行走在争创第四次辉煌的新征程上。

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扬州市财政局)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全文

点击图片查看《关于征集“第二届国家高新区微视频大赛”参赛视频的通知》全文

撰稿:张英明叶伟

编辑:王丹萍

审核:张伟

监制:杨文利

推荐阅读

走进园区丨迎“疫”而上 中关村稳健向前

走进园区丨创新能级持续加码 初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关村科学城正在走来

走进园区丨激活新动能 电子城高科全力构筑科技服务新生态

走进园区丨广州科学城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走进园区丨年西安高新区经济逆势强劲增长

走进园区丨“蝶变”之下的昆山高新区逐梦而行

走进园区丨青岛高新区:创新驱动铸品牌砥砺奋进续辉煌

走进园区丨西安高新区创业园27年创新孵化显勃勃生机

走进园区丨济南高新区:产业强区路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走进园区丨济宁高新区:加速汇聚高新力量 谱写三次创业新篇章

走进园区丨潍坊高新区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走进园区丨清远高新区:创新服务方式 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走进园区丨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

走进园区丨襄阳高新区:拥抱创新时代 科技成就未来

走进园区丨佛山高新区:创新有为争先进位 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走进园区丨杭州高新区:打造一流人才生态区 点燃人才创新创业梦

走进园区丨宁波高新区让创新创业梦璀璨绽放

走进园区丨珠海高新区:以科技创新筑牢先行区之基

走进园区丨逐梦世界一流科创高地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来了!

走进园区丨天津滨海高新区奋力打造国家自创区高质量发展“升级版”

走进园区丨威海火炬高新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走进园区丨杨凌示范区:三农达人“弄潮”记

走进园区丨广州高新区:加码“稳投资” 发动“新引擎”

走进园区丨泰安高新区高速发展焕发新活力

走进园区丨淄博高新区:再改革再创新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走进园区丨昆明国家高新区奋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走进园区丨临沂高新区:红色沂蒙崛起高新科技城

走进园区丨安康高新区:建设新安康 打造新门户

走进园区丨兰州高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矢志不渝

走进园区丨数字见证高新力量 唐山高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走进园区丨柳州高新区以奋斗的姿态向“新”而生

走进园区丨景德镇高新区全力打造现代化宜业宜居产业新城

走进园区丨筑巢引凤 海口高新区绘就人才发展新蓝图

走进园区丨咸阳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领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融媒体平台

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