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在天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的“天津市特色小镇推介会”上,发布了天津第二批11个市级特色小镇名单(包括3个市级实力小镇和8个市级特色小镇)。
年底,天津公布了第一批14个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加上此次评选出的11个,目前,天津一共有25个市级特色小镇,本百家号将陆续予以精心整理和介绍。第6期来看津南区小站稻耕文化特色小镇。
一、津南区概况
津南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面对渤海,背靠市区,辐射华北,拱卫京畿,为兵家形胜之地。津南历史悠久,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据考古发掘,其境内之贝壳堤形成于距今年前,历经退海成陆、黄河移道、渔盐屯田之经营,遂成经济繁荣之势。
津南区处于天津“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发展战略主轴上,是承接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和滨海新区产业功能的黄金走廊,具有良好的海陆空交通条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津南区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咸水沽、双港、八里台、辛庄、双桥河、北闸口、葛沽、小站等8个镇和地处市区的长青办事处,全区共有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地咸水沽镇。
近年来,津南区努力加快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经过努力,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现代化镇村建设发展格局,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
(流光溢彩新津南)
(沽水流霞)
(竹篓屋)
二、小站镇简介
小站镇位于津南区东南部,总面积56.75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27个行政村,地跨马厂减河、月牙河,以盛产优质水稻“小站稻”而著称,乃历代兵家屯兵及防御之地。19世纪末,北洋军阀袁世凯曾在此编练新军,从而成为近代北洋文化的发源地和大本营,而今天的小站是津南区重要的工业重镇和农业生产基地。
小站稻历史悠久,始于辽宋时期,于清代成为皇室贡米而闻名于世,是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在全国首先获得粮食作物地域性证明商标,曾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进入新时代,小站稻仍然是天津市的农业名片,更是津南区的优质特色品牌。
津南区将兴建小站稻耕文化产业基地,打造小站稻耕文化特色小镇,进一步做大做强小站稻品牌,满足市民对农耕文化旅游的需求。
小站稻耕文化产业基地的核心内容是积极整合“八个一”要素,即:一田、一标、一网、一馆、一街、一园、一水、一祠,全力打造小站稻耕文化产业基地。“一田”:打造小站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田。“一标”:研究和推行小站稻生产标准,统一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统一发放农产品防伪追溯验证码。“一网”:建设津南区农业物联网、电商网、信息网联动平台,实现交易互联信息互通。“一馆”:建设小站稻米文化博物馆和公园,开展稻耕文化历史教育、小站稻形成过程展示、关联历史人物故事展播。“一街”:对小站镇古街进行整体策划,重点发展高端农产品交易、优质农产品营销、品尝以及衍生创意产业和旅游观光、旅游产品销售等旅游产业,打造吃、住、娱一条街。“一园”:以小站练兵史实为基础,以北洋历史、天津近代文化、小站稻文化为脉络,使之成为集教育、休闲、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故事主题型历史文化旅游区。“一水”:扩大米立方水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该镇旅游名片。“一祠”:修整位于会馆村的纪念淮军盛军主将周盛传、周盛波兄弟的“周公祠”(周盛传、周盛波兄弟是小站稻的拓植者,小站镇的创始人)。
小站稻耕文化特色小镇核心区包括会馆村、前营村、操场河村,规划面积2.75平方公里。该镇将对农业板块、文化旅游板块、居住板块、工业板块进行整体包装策划,力争以农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形成连接产前、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产业链。同时,积极构建以“新农人”群体为主体的经营框架,利用“互联网+”,集聚农业创意,快速发展创意项目,形成“农业+”、“互联网+”、“休闲游+”的产业特色。按照规划,年,该镇将启动迎新村片区的建设,同时将会馆村的小站稻种植面积从亩增至亩。
(小站练兵)
(周公祠)
(小站稻)
(小站练兵园)
(图文摘自天津政务网、天津日报、北方网、百度百科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