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
明太祖朱元璋于年病死后,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在年7月以“靖难”为名发兵,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朱棣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经过三年的战争,最终攻陷南京,夺取皇位。为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赐名“天津”,意为“天子渡河之地”。明永乐二年(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
天津相声
相声有“生在北京,长在天津”的说法。旧时天津的曲艺场有“四海升平”、“宝和轩”,南市的连兴茶社、鸟市的声远茶社等。天津是相声的“码头城市”,许多著名的相声演员都是在天津演出过多年,成名后才走向全国的,如张寿成、马三立、郭荣、侯宝林等。
泥人张彩塑
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津门艺林一绝。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制作工艺复杂,塑造的好的作品经自然风干、烘烧、打磨等工序后才算最终完成。泥人张彩塑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性展览,屡获殊荣。
天津风筝
与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天津地毯合称“天津四艺”,曾在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被誉称“风筝魏”的风筝,做工精细,造型逼真。
津门三绝——包子、麻花、炸糕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百年金牌老字号,中华饮食文化的典范之作,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特点是皮薄馅大,小巧玲珑,形似待放白菊。桂发祥麻花俗称“十八街麻花”,有百余年历史。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第一代掌柜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做工细、味道好,因炸糕店紧靠耳朵眼胡同,人们便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