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旅游 >> 天津旅游发展 >> 正文 >> 正文

我们的新时代天津这十年ldquo

来源:天津旅游 时间:2022/5/27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对于国家级非遗项目“风筝魏”第四代传承人魏国秋来说,是忙碌的。五天里,连续参加多场非遗文化传习活动,让年过花甲的魏国秋感觉到些许疲惫。   “虽然累点儿,心里挺高兴的。看到那么多人,特别是许多孩子喜欢‘风筝魏’,我就有了动力!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能喜欢,非遗就能发扬光大!”节后第一天,在天津市南开区鼓楼商业区的“风筝魏”工作室,魏国秋沏好一杯茶,和记者聊起了自己十年来作为“非遗人”的体会。魏国秋   “风筝魏”风筝制作技艺始创于年,年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年被国家轻工业部定为中国78项著名民间艺术项目之一,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魏国秋本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魏国秋说,“风筝魏”和自己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认可,完全得益于这十来年,国家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重视。

风筝魏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以前,‘风筝魏’虽然被称为天津地方工艺美术品‘三绝’之一,但多少有点儿‘酒香巷子深’的意思。知名度不小,但真正能接触到的人却不多,我们也很少走出去,基本上还是以纯作坊式的生产和销售为主。”魏国秋告诉记者,“这十多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市里、区里都越来越重视非遗的保护和发扬。我们‘非遗人’有了更多的事情可以做,参加的各类非遗传承活动太多了,数不过来!除了国内,我们还到过不少国家,非遗传统技艺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朋友也喜欢!这样就更加把我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魏国秋边说边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这是国家组织我们去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的合影。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当时的场景,外国朋友对中国非遗的喜爱超乎了我的想象!”   魏国秋说,自从“风筝魏”经常走出国门,经常有国外的一些风筝迷慕名而来,买风筝、学做风筝的越来越多。“那是年吧,一位来自英国的游客到天津旅游期间,专门到‘风筝魏’店里参观学习,在我指导下亲手给自己做了个风筝。做完后,这位游客用蹩脚的中文告诉我,那天是他的生日,中国风筝就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魏国秋说,自己当即决定把做好的风筝送给他,“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他回到英国后,还给我发来了照片。现在这只风筝还挂在他的家里。”魏国秋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展示风筝   这时,魏国秋的儿子、“风筝魏”第五代传承人魏博文也来到了工作室。说到自己和父亲的事业,魏博文直言,正是因为过去这十年非遗的快速发展,让自己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广阔前景,从而选择子承父业。

魏国秋与魏博文

  “我从小跟着爸爸做风筝,但是否要从事这一行,之前自己并没有完全考虑好。我大学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也曾经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当我看到国家越来越重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我决定投身非遗,把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风筝魏’。”魏博文说。   一旁的魏国秋告诉记者,干这一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魏博文能够熟练地使用一些社交软件,这对于传播和推广非遗来说非常有效。“特别是这孩子制作的一些短视频,能够很直观地表现风筝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最大程度把‘风筝魏’的特点表现出来,引人入胜,传播力很强。有不少风筝爱好者看到短视频后慕名而来,学习制作风筝,而这是我无法做到的。”魏国秋觉得,现在有儿子和自己一起做这项事业,本身就是一种传承的体现。   现在,老魏和小魏这爷俩定期到学校里给孩子们讲风筝、做风筝,同时积极投身文创产业,推动非遗与文创相结合。在风筝制作技艺上也在不断创新,研发了适合在室内放飞的迷你风筝,特别受到少年儿童和一些上班族的欢迎。   对于未来,魏国秋充满希望。他说:“作为非遗人,我们赶上了好的时代。我们有责任与义务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活力,当好传统文化传播的使者,让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深入人心,努力帮助非遗打开通向现代社会和新世界的一扇大门。”

魏国秋通过网络视频为在校学生授课

  用传统文化来诠释一座城市,是最接地气的方式,也是民间艺人对这座城市最好的反哺。采访临近结束时,魏国秋拿起一张自己放飞巨型风筝的照片说:“衷心祝愿我们的天津就像这风筝一样,不断腾飞,越飞越高,永远飞在时代的前沿!”

南开文化旅游智能服务中心出品

来源:和美南开

图文制作:于淼

审校:赵猛李玮孟小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