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是地区和国际密切交往的重要产物。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为全球化网络的节点,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城市对外交往是城市作为地方非国家行为主体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这为首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城市国际交往的内涵、指标特征及历史演变
城市在全球政治、经济网络中的地位上升,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市外交的复兴。
(一)城市国际交往的内涵
国际交往中心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具有一定影响,能够在地区或全球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国际交往中心从交往类型上说,一般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型,比如纽约、伦敦、巴黎、新加坡;一类是专业型,比如华盛顿、日内瓦、布鲁塞尔。国际交往中心交往模式有三种:一种是单中心功能承载模式,比如华盛顿;一种是点轴发展模式,比如巴黎;一种是多中心分工地区互动模式,比如东京。
国际交往中心有三种代表性理论研究。一是费里德曼的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交往的网络结构是核心-外围模式,指标内容有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所在地、商业高速增长、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二是萨森的全球城市国际交往中心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交往的网络结构是中心-边缘模式,指标内容有主导性的金融中心、主导性的国际货币交易中心、国际不动产市场。三是诺克斯的全球区域城市国际交往中心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交往的网络结构是群岛结构模式,指标内容有跨国商务活动数量、跨国公司数量、国际事务数量、国际组织数量、文化聚集度、知名国际节庆活动数量。
(二)国际交往中心的主要指标特征
1.经济发展水平高
(1)国际性企业、金融机构、律师会计事务所、跨国公司等总部进驻,并设有影响世界经济的证券交易所。比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
(2)对城市本身、所在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有重大经济贡献。
(3)提供多种国际金融服务,特别是金融、保险、房地产、银行、会计和市场方面的服务。
(4)位列生活费用昂贵城市排行榜前列。
2.国际机构数量众多
国际交往中心,尤其首都型国际交往中心,一般拥有较多的外交机构及友好城市、国际组织等。
(1)外交机构。一般来说,建有建交国大使馆和领事馆在-家之间。
(2)友好城市。缔结一批国际友好城市。比如,被誉为“欧洲首都”的国际城市布鲁塞尔就有70个友好城市。
(3)国际组织。一般拥有较多的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机构。比如,布鲁塞尔有个,巴黎有多个。布鲁塞尔、巴黎、伦敦、华盛顿和日内瓦等,是国际组织总部数量居前的城市。
3.国际交流活动频繁
(1)配合国家外交来访和城市友好往来。一般承担外交访问、友好往来等国际活动比较频繁。
(2)国际会议。年7月,国际协会联盟(UIA)发布的《国际协会会议数据报告》显示,年UIA经过筛选,最终有效的国际会议数量约为41万个,其中排名前五城市是巴黎、维也纳、巴塞罗那、柏林、伦敦。巴黎的会议数量是个,维也纳个,巴塞罗那个,柏林个,伦敦个。北京排在第十五位,会议数量是个。同时,从亚洲地区来看,北京排在第四位,排在北京前面的有新加坡,会议数量个;首尔,会议数量个;曼谷,会议数量个。
4.国际交流规模庞大
跨国人员流动性是国际交往中心的最本质特征。
(1)出入境人口规模。国际交往中心一般出入境人口规模较大。比如,按国际惯例,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间接反映出城市国际交往水平,巴黎、伦敦每年入境海外游客超过0万人次。有数据显示,年,北京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6万人次,比年减少24万人次,同比下降5.8%。当然,这与当前北京的城市发展任务有密切关系。
(2)常驻外国人数量。常住外国人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际交往水平和城市开放程度。有数据显示,8年,纽约常驻外籍人员超过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例28.4%;9年,巴黎常驻外籍人员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例19.5%;年,布鲁塞尔常驻外籍人员2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例29%;而东京常驻外籍人员是2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例2.2%;年,北京常驻外籍人员2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量超过1%;年,上海常驻外籍人员1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例0.9%。
(3)国际学生数量。国外短期和长期留学生人数较多。
5.国际交流硬件设施发达
(1)国际交往中心区。有科学城市空间规划,设有专门的国际交往核心区。比如,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新宿、巴黎的拉德芳斯等都形成相对独立的国际交往核心区(CBD)。
(2)大型国际会展设施。通常拥有众多大型国际展览设施,其规模和水平反映出城市对外交往的服务保障能力。比如,德国法兰克福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客运火车站、专用货运站、直升机停机场。
(3)世界级枢纽航空口岸。一般都具备“一市两场”和“一市多场”现代航空设施。比如,东京有成田国际机场和东京羽田航空港,纽约有纽约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国际机场、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拉瓜迪亚机场,巴黎有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巴黎奥利机场和伯韦机场。
(4)国际化的城市标识系统。具有规范的标识系统,重要景点、会议中心、饭店、餐馆、商场、医院等都是双语门牌。
(5)涉外酒店。涉外酒店规模和档次是反映城市接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比如,伦敦酒店数量达到家,高端酒店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巴黎酒店数量超过家,高端酒店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6.国际化的服务管理
(1)国际信息传播中心,拥有发达的国际传媒,响亮而有影响力的世界性媒体。比如,世界四大通讯社,即美国的美联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新社、美国的合众国际社,总社都设在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2)专业性的外语人才。外语人才占全市人口达20%以上。
(3)灵活的国际交往配套政策。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一般具备方便的出入境手续政策,实行有限免签和落地签证制度。比如,欧洲申根国家相互免签,新加坡过境免签96小时,欧美1个月。以前,北京对部分持有第三国签证的外籍人士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但自年12月28日起,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对奥地利等53个国家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行过境免办签证政策。
作者:刘波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刘波:全面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