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旅游 >> 天津旅游发展 >> 正文 >> 正文

收藏五一天气预报安全出行攻略必备

来源:天津旅游 时间:2022/12/31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http://ask.bdfyy999.com/

盼望着,盼望着

五一假期的脚步近了,

你内心的那份躁动,

是否已是难以压抑

世界那么大,真的要去看看世界啦~

一、“五一”假期天气预报

北方:天气形势不错,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南方:1-2日抓紧玩,3-4日雨又来了!

北方:以晴朗少雨为主后期有降温

五一假期,北方以晴朗少雨的天气为主,虽有弱降水和小幅降温,但对出行影响不大。预计5月2日至3日,新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等地先后降水,多以小雨为主。4日前后,河北北部、北京、天津等地有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4~8℃。

美中不足的是,3日至4日,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等地有扬沙天气,局地有沙尘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西北等地早晚较凉,早出晚归注意添衣。

△资料图

南方:雨水前少后多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5月1日至2日,南方大部地区雨水不强,适宜出游。但3-4日,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北部、广东等地有中到大雨,贵州中南部、广西北部和沿海、广东南部沿海等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上述局地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此外,4日夜间,我国黄海中部和南部偏西海域将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天气,准备出海游玩的小伙伴需要防范低能见度的不利影响。

气象专家提醒,南方公众需防范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对交通、旅游等的不利影响;贵州中部、广西北部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公众在外游玩时需注意安全。

二、出行攻略

准备出游?

一份安全手册送给你!

安全相伴,旅途才能更美好哦!

自驾出游

1、提前了解行驶路线和天气情况。

2、行程中,驾驶员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防止疲劳驾驶。

3、旅途中如有困意,可打开车窗保持空气流通,敬酒选择服务区停车休息,切莫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

4、遇大风、扬尘、降雨天气,应减速行驶。

5、自驾出行前,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尤其对刹车、转向、灯光、轮(备)胎、水箱等关键部位要检查到位,避免发生意外。

6、途经拥堵路段,注意听从指挥,耐心驾驶。

7、避免路怒和开赌气车。

搭乘客车出游

1、一定要乘坐正规车辆,切勿贪图方便搭乘“黑车”。

2、文明乘坐交通工具,做好必要安全措施,如系好安全带,上下车注意来往车辆。

3、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一定要看紧随身财物。

食品安全

旅游有时也是为了追求舌尖上的享受,但是这“三点”千万不要:

1、不要接受陌生人赠送的香烟、食品、饮品、药品等。

2、不要在卫生不达标的餐馆饮食,防止食物不合格和变质导致食物中毒、腹泻等。

3、不要在旅游期间暴饮暴食,要合理饮食。

住宿须知

一、酒店选择需知:

1、尽量选择一些大型或相应信誉比较好的酒店入住。

2、尽量不要选择在娱乐场周围或火车站汽车站附近。

二、酒店入住需知:

1、尽量选择与楼层地面、安全出口比较近的房间,如若火灾发生方便逃生。

2、入住时查看安全通道指示牌,记住自己房间到安全楼梯的线路。

3、入住后,不轻易告诉任何人自己酒店名字和房间号,不轻易让自称维修检修的人员进入房间。

4、睡前注意关好门窗;如遇紧急情况,要保持冷静并自救,先确保人身安全。

公共场所安全

入住酒店时,应先查看房门背后的疏散逃生路线图。

到公共场所购物时,要留心周围的消防设施,注意查看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位置,以便在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能迅速逃离。

出行时,您和家人乘坐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要注意消防安全,不要携带汽油、煤油、酒精、油漆以及可燃气体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要在车厢内吸烟,要留意灭火器、安全锤和安全出口位置。

消防通道是消防救援的生命通道,严禁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严禁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在旅游景区游玩时,不能随意生火野炊,也不能随地乱扔烟头。进入山林,请不要携带打火机、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更不得遗留火种,防止引发火灾。在野外露营或野炊时,应选择靠近水源的位置,要注意用火安全,确认明火完全熄灭后再离开。

公共场所着火了,如何脱险?

千万不要慌乱,保持头脑冷静。

主要逃生途径包括:拨打电话报警,告知准确的火灾地点和火情,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如果声音实在不易被人听见,也可用手电筒发光、挥动鲜艳的衣物或向楼下扔东西等方法,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冷静地判明建筑物内安装的疏散指示标志的指向,与被困的其他人员有序向安全地带撤离,千万不要搞错方向,更不能前推后拥,造成恶性踩踏事故。

另外,

还有下面这些,

也要注意!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