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旅游 >> 天津旅游市场 >> 正文 >> 正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八周年系列文章之七以二次

来源:天津旅游 时间:2022/12/2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年10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为滨海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对滨海新区改革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抓好意见的实施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文件;滨海新区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行动方案》,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奋力开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创新引领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速增效

产业引领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截至年,滨海新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2%,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机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4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集聚52家百亿元级企业,建成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智能科技产业引领作用初步显现,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全市占比75%,获批全国唯一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集群,信息安全产业入围工信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紫光云、零氪科技等7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加快推进,天地伟业、飞腾、天津超算中心入围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单位,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曙光先进计算创新中心、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获批建设。

京津冀产业转移合作利益分享机制初步形成,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率先开展税收收入分享试点。

(二)现代服务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速集聚

现代服务业增长强劲,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源。截至年,金融、类金融机构余家,沪深港上市企业46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天津灾备中心落户新区。平台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和工业互联网企业加速集聚,上市公司总部、紫光云总部落户,打造了滨海“工业云”“紫光云”“华为云”等一批特色区域、行业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太平洋电信天津数据中心、华为云数据中心等一批高等级数据中心成功落地。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速升级,跨境电商单量突破万单、增长50%以上,东疆成为中国北方首个走通跨境电商进出口双向全模式试点的区域。

以国家海洋博物馆、北塘古镇等为载体,成功打造滨海文旅新地标,推出碧水金滩海港游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引领旅游新热点、引导旅游新消费。

(三)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不断提高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加快推进,截至年,累计注册企业家。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挂牌,成为京津两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重要平台。

国内外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创新平台落户新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建成了中国工程院天津战略创新研究院、南开大学人工智能战略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智库,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研究院、中科智能识别研究院、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加快建设。截至年,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4家,产业创新联盟3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7家。

二、天津港服务辐射功能拓展,国际航运枢纽地位提升

(一)天津港降费提效成绩显著

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加快建设,天津港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建成全球首个堆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集卡实现规模化应用,全球首次实现智能理货在全部集装箱码头全覆盖,集装箱重点作业线效率(M效率)达31.5自然箱/小时。港口作业效率保持稳定高效,船舶到港“零等待”作业、离港“零延时”放行、在港“零接触”查验等便利措施落地见效。

年以来,天津港集团先后13次打破全球港口及各货类作业纪录,3次打破集装箱外贸干线全球纪录,马士基、中远海等主要船公司欧洲线、美西等航线效率始终保持全球首位。天津口岸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大幅降低,港口统一收费管理服务平台成功运行,实现“一次缴费、全港通行”,每年可为企业节约金融交易成本和人工成本数亿元。“阳光价格”受益面扩大,“阳光价格”服务网络直营店和加盟店已增加到家,基本实现对内陆13个省市自治区腹地的全覆盖。

(二)航运服务功能稳步提升

现代港航服务要素加快集聚,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加快建设。当前,东疆累计注册航运公司近百家,国内首个航运经纪人联合会、我国北方首家经纪人俱乐部众盟航运经纪人俱乐部在东疆成立,完成首个国际航行船舶船用物资供应通关创新。跨境租赁业务全国领跑,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等跨境租赁业务总量占全国80%以上,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承接27项海事执法事权,成为全国第3个实现海事全能审批的区域。

货运铁路干线通道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北进北出、南进南出”的货运铁路布局。国际班列稳定开行,新区已打通中欧班列东部、中部、西部3条物流大通道。

(三)津冀港口群协同发展纵深推进

以天津港为核心、以河北港口为两翼的世界级港口群加快建设,津冀港口间初步形成干支联动、无缝衔接、相互支撑的有力格局。签署“世界一流津冀港口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天津港为中心的环渤海内支线航运网络初具规模,以天津港集装箱枢纽港为中心,南侧黄骅港、北侧唐山港为两翼的集装箱运营战略格局初步形成。年集装箱中转吞吐量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54.2%。多式联运体系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成功开创了欧洲基本港经天津港至曹妃甸港区集装箱进口原木“一次委托,一单到底”模式。

与雄安新区合作深化,“海上门户”作用凸显,为雄安新区设立专用通道、专门窗口,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保障,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建成,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年,天津港雄安绿色通道操作量标准箱。

三、天津自贸区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示范引领作用彰显

(一)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不断深化

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37项试点经验全国复制推广。金融改革创新扎实推进,金融服务更加便利高效,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简化外汇登记管理等6项外汇管理创新政策顺利出台,累计开立FT主账户个,累计收支超0亿元。

完成全国首单二手商用车出口,全国首个海关区块链验证系统上线运行。天津出口加工区、天津保税物流园区、东疆保税港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获批。保税维修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形成了航空、船舶、海工装备、精密电子4个保税维修和再制造基地。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特色金融业态服务实体能力显著提升,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保持全国领先,形成了融资租赁的“东疆模式”。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集聚各类地方金融组织家,其中,融资租赁家、总资产突破1.2万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商业保理公司家、业务规模超亿元、占全国的30%。

出台全国首个商业保理监管办法,充分发挥国际保理在促进商贸流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互联网保险公司设立工作积极推进。

(三)国际合作持续加强

双边多边合作深化务实,“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作用持续增强。

经贸投资合作持续深化,融入中蒙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成效,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加快建设,建成高水平中埃经贸合作示范区。中非泰达合作区完成平方米蓝领公寓建设并交付使用,已获批成为可在埃开展国际物流保税及一般贸易和转口贸易的中资企业。加快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设,产业园规划布展已完成。与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中韩多式联运系统,津蒙经贸合作东疆物流园签约建设,与菲律宾卡扎延、柬埔寨柬中综合开发试验区等经济区域战略合作积极推进。

实施“鼓励发展+负面清单”的境外投资管理模式,服务“走出去”企业开展投资。

(四)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初步建成

区域枢纽机场作用明显增强,机场高峰小时容量“31+1”次,国内干支结合、国际主要通航东北亚、东南亚以及欧洲的客运航线网络初步建立。民航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承接首都机场客货运溢出需求,打造进出北京的第二空中通道。实现进口药品、进境冰鲜水产品、进境水果等5项进境指定口岸功能,设立了国际邮件互换局。

四、市场活力加速释放,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在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中处于前列。“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承接市级事权项,凡开发区能承接的全部下放,实现“滨海事滨海办”;个审批事项全部下沉街镇,实现“滨海通办、滨海统办”。

深化“一制三化”改革,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全国首创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率先推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实现高频民生行业的全覆盖。推行“最简告知承诺制”,加码“告知承诺”,努力打造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滨海样本,累计有余家市场主体获益。

京冀企业审批资质实现跨省市认证和监管,创新实施“见证发证”审批方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企业办理不涉及现场踏勘、专家评审等特殊环节的行政许可事项时,依据国家或北京有关部门发放的许可证和批文,当场换发许可证和批文,不再重复审批。

(二)市场主体竞争力显著提升

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年底,滨海新区实有市场主体31万余户。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年以来分别完成区属国企改革66、、73户,其中完成混改出让73户、出清户。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利用公司债、企业债、永续债、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提升。年上半年,新区内民营企业新增发行公司债、可转债、同业存单、ABN、ABS等共计亿元。

“亲”“清”政商关系构建稳步推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政企沟通渠道进一步通畅,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聘请企业家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产业(人才)联盟和园区共同缔造理事会建立。

(三)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耦合共进

机构改革顺利进行,行政效率有效提高,开发区管理机构进一步优化协同高效。

撤销了海滨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等4个建设缓慢的开发区管理机构,全面实施街镇权责、职责事项清单管理,“飞地经济”快速发展。坚持“精确制导”“靶向治疗”,管理职能进一步向经济发展聚焦,经开区社会职能剥离、高新区海洋科技园社会职能剥离工作顺利开展。

推动新设部门进一步向功能定位聚焦,内设机构总数由改革前的个降至改革后的个,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类部门占比超过80%,抓主导产业发展的导向更加鲜明。各开发区取消行政事业编制管理,实行企业化管理,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特点凸显。

自贸区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设立了创新发展局,是全国首个专司制度创新的自贸区法定机构,并配备高层次人才,面向全球选聘了3名副局长,面向全国选聘了15名授薪人员。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大数据中心和共享交换平台功能逐步强化,完成与市级平台对接,数据共享交换水平指数达96.4,位居天津市第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全面推行,完成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实现赋码率%。

实施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和联合奖惩制度,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宽。联合奖惩工作初见成效,京津冀守信联合奖励试点稳步推进,推动相关行业(领域)依托行政机关联合监管系统依法依规实施联合奖惩。

“信用中国(天津·滨海)”网站的服务窗口作用充分展现,为信用主体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信用报告下载、信用承诺发布、异议申诉、信用修复、自主申报等“一站式”线上信用服务,打造信用服务完整闭环。

五、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民生服务保障质量有效提升

(一)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做示范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初步形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功,确立了“十个有”的“滨海模式”,通过组团式、矩阵式、融合式、聚能式、赋能式等发展模式,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样本”。

京津冀三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积极疏解和引进一批北京优质资源,医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合作共建,有效助力医院建设“市级医学中心”。社会资本开办医疗机构规模增大,中医院医院已经正式运营。

京冀执业医师在新区多机构备案工作稳步推进,累计办理京冀执业医师多机构注册人。京津冀毗邻区域应急联动合作机制取得实质性成果,新区与河北省唐山市签署应急管理工作合作协议,建设了河滨公园等覆盖一定范围的大中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

(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构建

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通过实施“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配建”等措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年,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7万套,实施28片2.2万户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

覆盖各类、各层次人才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构建,人才公寓租住、放宽人才购房条件、给予重点人才购房补贴等机制不断完善。

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发展,人才公寓等政策性租赁住房加快建设,长租房政策逐渐完善,租金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逐步推进。

(三)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应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正式获批。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年底,滨海新区累计新建及改造5G基站达到个,5G网络实现滨海新区全面覆盖,重点区域连片优质覆盖。天津自贸试验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完成,助力滨海新区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

城市大脑引擎基本建成,以数据赋能、技术赋能和指挥协同为主线,持续优化智慧滨海运营管理中心功能,形成智慧滨海数字化服务体系,全方位赋能滨城城市治理,打造共建共享的智慧滨海运营新模式。全区统一数据库管理平台(DMS)不断完善,实现各类业务数据统一管理和归集,城市大脑“数据神经网络”更加强健发达。

(四)基础设施助推城市精致化建设

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津秦、京滨动车所、滨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稳步推进,铁路运营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截至年8月,新区已有高速(城际)总里程62.2千米,普速客运铁路总里程62.5千米,京津城际与北京、天津中心城区实现“公交化”运营。

城市交通承载力进一步提高,以海港、空港为枢纽,高速公路、高速城际铁路以及快速路、快速轨道为骨架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绕城高速全线贯通,轨道交通B1线、Z4线等加快建设。建成全国首个绿色驱动公交服务网络,五年来,新开公交线路34条,施划停车泊位9.7万个,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能源输配网络建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互济的能源设施集成优势加速形成,为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保驾护航。改造燃气管网千米、供热管网67千米。

六、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绿色发展新样板基本建成

(一)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城市公园、郊野公园规模和品质不断提升,年,建成郊野公园、街心公园36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

统筹划定“三条红线”,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基本形成。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年,PM2.5浓度38微克/立方米,比年下降16微克/立方米。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椎体治理、垃圾分类等绿色发展模式稳步推广,助力构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年,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全年碳交易量达到万吨,比上年增长74.4%,年度交易量排名跃升到全国第2名,碳市场履约率连续6年达到%。

(二)绿色生态屏障雏形初现

着眼于大环境、大生态、大系统,构筑绿色发展底色、基地,区域生态功能不断提升。

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加大,“”生态工程加快推进,北大港湿地保护区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完成北大港湿地“五退”工作,北大港湿地功能逐步恢复,每年多万只候鸟在此栖息。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完成造林1.8万亩,“大绿、自然、生态、野趣”的绿色生态屏障初具规模。

(三)渤海湾治理高效协同推进

全面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成效显著。高水平完成近岸海域水质考核指标,千米海岸线生态功能不断提升。陆源突发环境风险能力加强,持续开展沿岸原油码头、船舶等重点风险源专项执法检查,海上溢油污染海洋环境联合应急响应机制建立。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生态环境调查监测运载平台启动建设,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加大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力度,实施入海排污口专项治理行动,按照“一口一策”的原则,分类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和岸线开发管控,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修复岸线8.8千米、海洋湿地公顷。(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原文刊载于《宏观经济管理》年第1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