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
为纪念徐光启诞辰周年,11月9日、10日晚,大型原创越剧《海上光启》在宛平剧院迎来正式首演。
演出前夕,剧组主创和徐光启纪念馆馆长冯志浩做客“日晖有戏——对话《海上光启》主创团队”,就“舞台上”和“历史上”的徐光启和来宾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今天,我们在舞台上演绎徐光启,究竟想要告诉观众什么?”
徐光启一切探索的出发点是“民本”“我们演绎徐光启,更要弘扬‘光启精神’。”作为徐光启纪念馆馆长,冯志浩先生对于徐光启一生经历和成就了然于胸。而在分享会现场,他更是结合《海上光启》的剧情,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比较了“舞台上的徐光启”和“历史上的徐光启”的异同,向现场来宾介绍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光启先生”。
结合剧中《种番薯》一节,冯志浩先生特别详细介绍了徐光启在天津等地引种水稻、番薯等农作物的经历。同时,冯志浩先生还介绍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在徐光启引进、介绍外来思想、技术的过程中,他是有选择性地。同样明末清初,从美洲引入中国的作物有两种——番薯和烟草。而徐光启在他的《农政全书》中详细介绍了番薯的种植技术,却对烟草只字未提。冯先生认为,这种“顾此失彼”绝非偶然,恰恰体现了徐光启在吸收外来过程中有所选择、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的态度——这种态度的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民本。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以老百姓的需要,以国家发展的需要为旨归。这种态度,也是今天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外来科技过程中必须坚持的。
冯馆长认为:今天我们对于徐光启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徐光启置于16世纪中叶世界范围内科技文明第一次爆发的大背景下,考量其“开眼看世界”,翻译《几何原本》,引进番薯种植、修订《崇祯历书》等行为对于促进中外文化、科技交流的贡献还需要进一步发掘。
“光启精神”就是一种奉献精神为了演好徐光启。上海越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越剧推广者沈歆雯阅读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从最初被他在中外交往、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所吸引,到被徐光启伟大人格精神所折服,沈歆雯觉得,今天的我们对于徐光启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我们更多的是知道他在物质层面的译著、贡献,对这些成就背后的精神源泉挖掘得有待深入。
沈歆雯笑称,从开始排演这个角色开始,自己就有些“走火入魔”,生活中无论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都会想到“光启先生”。
“前段时间我观看了电视剧《功勋》,过程中不时会想到光启先生,虽然时隔数百年,但中华优秀人物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精神力量却是一以贯之的。”
生活中处处有徐光启的影子本次《海上光启》首演恰逢进博会在上海举办。剧中饰演徐光启夫人吴琬君的优秀青年演员笪雪莹本人就是一位“新科技爱好者”。她坦言,在进博会相关报道中,她看到许多突破传统认知、和民生息息相关的新科技、新产品。这让她不禁联想到:“当年徐光启先生面对外来的几何、番薯,是不是也和今天的我们一样,充满了好奇?”
笪雪莹举例说,因为演了《海上光启》,才知道我们每天挂在嘴边的“小时”“一刻钟”都是徐光启发明的。
“如果没有光启先生,我们今天出国旅游,除了要倒时差,还要换算时间,太麻烦了!”
笪雪莹开玩笑说。今年一月,《海上光启》试演后,来自观众的反馈也令沈歆雯、笪雪莹感慨:
“很多小朋友对‘几何’‘点线面’这些词用越剧唱出来觉得很新奇,还有小学生启先生定义为‘行动派科技直男’,这是我们完全没想到的。希望通过这部剧的演出,点亮人们进一步了解徐光启的兴趣之光。”
童丽君:越走近徐光启,越觉得他是个“超人”上海如意越剧团团长、剧中老年吴琬君扮演者童丽君一再用“超人”二字形容徐光启。《海上光启》在舞台上通过治蝗虫、译洋书、种番薯、修历法四个片段,漫画式地展现了徐光启的人生四季和他在不同领域的贡献。但童丽君和主创团队依旧认为,这些故事远远不足以全面呈现光启先生成就。
“我们更希望通过舞台演出,尽可能传递光启先生的精神力量。”
通过历时一年多的排练、修改、提高,剧组上下都已经成了“光启粉”。无论是沈歆雯;还是两位“徐夫人”的扮演者——童丽君和笪雪莹,只要提到徐光启必定毕恭毕敬地称“光启先生”。
“光启先生留给我们的除了至今惠泽后人的历法、翻译、发明外,更是一种海纳百川、开拓创新、融会贯通的精神。”
童丽君说,这种精神,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也是越剧人的精神。她特别提到,今年也是越剧改革80周年和越剧大师袁雪芬诞辰周年的纪念,《海上光启》在此时上演,也是对前辈的精神和对越剧优秀传统的赓续。
“多年前,当徐光启将这些新事物介绍给国人时,也和我们今天在博览会上看到全新功能的手机、无人机一样,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是改变文明进程的创举。”
《海上光启》的主创们期待,通过这出原创越剧,让更多人了解徐光启,感受“光启精神”,以“光启精神”指引,探索无尽的未知世界。
来源:周到上海作者:邱俪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