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是伟大祖国首都的门户,也是我国的第三大城市和沿海的重要工业基地。但是,天津发展为大都市的历史却不过一百多年,在距今一千年以前,它还只是一个小的村镇码头呢。从过去看今天,对于进一步了解天津城市面貌的深刻变化,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天津,是有帮助的。
晓日三汉口连樯集万艘和我国的首都北京以及长安、洛阳、南京等著名古都相比,天津城市的发展确实比较晚。但从天津东郊张贵庄、南郊巨葛庄、西郊梨园头等地出土的战国墓葬、文物等。证明早在战国时代,这里已有一些小聚落。到唐宋时期,天津一带的蚕桑业和盐业十分兴旺,加之重兵屯驻,居民也逐渐增多,其中有一个较大的居民点,在北宋时叫作泥洁寨或河平寨,在金朝时则称为直洁寨,位于海河(宋朝时称为界河)干流、卫河(南运河)、于牙河三水的会流处,一般也称为三汉口,其位置大致在今天津市区的狮子林桥附近,这就是天津市早期发展的基点。
直沽寨滨海临河,位置既重要,又利于捕鱼制盐,而且是当时南粮北运的河海码头,兵、民、商杂居,生产建设日趋发展。元朝时不仅在这里设置过“镇抚司”“兵马司”实行军垦,并开辟盐场,发展盐业,为把大量漕粮存储和转送到大都(今北京),一面在直沽寨设置了海运米仓,一面又在南仓、北仓、军粮城等地设立了贮粮仓所,在漕船比较集中的海河西岸兴建起天后宫(俗称娘娘庙),因而“招徕者日益众,商贩往来”、“舟车攸会,聚落始繁”、尤其在宫南、宫北大街的海河沿岸一带,更出现了“晓日三汉口,连樯集万艘”,“天妃庙对直沽开,津鼓连船楼下催的繁荣景象。因此,在元朝延站三年,即公元一三一六年,便按照“海滨津渡”的意思,把直沽寨改称为海津镇,成为首都大都城的重要门户。后来,人们还常把天津别称为“津门”,“海门”或“津沽”、“津上”“沽上”等,也就是这个缘故。
筑城设卫漕运枢纽至于天津这个名字,则是在明朝初年才有的。原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为了和他的侄子惠帝争夺皇帝的宝座,曾经从直法渡河南下,所以在朱棣当了皇帝(即明成祖)以后,便把海津镇改名为天津,意思是“天子的津渡”,并且在公元一四零四年下令修筑城墙,设立“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等“三卫”,驻军防守,作为首都的屏障,这就是“天津卫”名的正式起源。
明初修建的天津城,位于今狮子林桥附近的旧三汉口西南,是一个南北向的长方形,周长九里,城墙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五尺,辟有镇东、定南、安西、拱北四个城门,面积约多亩。过去在所谓的天津十六景中,有“镇东晴旭”、“定南禾风”、“安西烟树”、“拱北遥岭”等四景,就指的是天津城四门附近的风光。其后虽几经整修,特别是到清朝成丰十年(公元年)前后,还曾大规模地加筑外郭豪城,使城周扩展到36里左右,但基本轮廓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公元年,八国联军侵人天津市,城墙遭到严重破坏后,才逐淅拆除,并利用旧城基址修建起马路。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天津市南开区的东、南、西、北四条环城马路,看出天津旧城的大体格局。
明朝初年的筑城设卫,是天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那时的天津,由于被视为拱卫京都的卫戍基地,调配官军前来居住,使人口骤然增加,聚落的范围也由旧三汉口的沿河地区,扩大到今日的旧城区以内。与此同时,天津的盐业,发展也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形成了“万灶沿河而居”的情况;特别是由于元明时期开谓了山东省境内的济州河(济宁一东平)、会通河(须城一临清),和北京至通州间的通惠河,使原来绕道洛阳的隋运河,改经山东,直达北京,缩短了航程,方便了航运,更提高了天津的销运枢纽地位,在《天津卫志》序言中也明白指出“名虽为卫,实则即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由此可见,早在距今四百多年以前的明代,天津就已经从一个小码头性质的聚落,发展成为一个相当繁荣的通都大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103.html